Hola ! 我是 Leticia,我終於可以寫文章來介紹 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,因為專利權的關係,這個方法必須要取得顧問資格之後,才能夠做公開的介紹以及說明,經過將近兩年的思考跟學習之後,我也拿到顧問認證了,有很多朋友會問我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到底是怎麼分類的,光是看圖片,感覺是個很複雜的系統,接下來,讓我用簡單的方式來介紹
Taste Scale Method ,是由已故的色彩研究人員佐藤邦夫博士發明的,原本是作為產品開發的一種方法
佐藤邦夫博士對 7 萬人以上作調查以及研究發現,人們的喜好可以分為 22 型,透過 Taste Scale Method ,可以了解有需求但市場上沒有的設計
從佐藤教授那裡學到這種方法的川浪 たか子,將 Taste Scale Method 與個人色彩結合,作為一種整體時尚協調的方法
自 2005 年開始,通過聚集具有各種專業知識的人,包括服裝顧問、美甲師、美髮師、色彩顧問、形象顧問等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已經發展得更容易使用和更精確的一種方法
文字介紹來自於 Taste scale method 官網說明
日本人是很重視版權跟專利,部分的圖像還需要等我後續取得許可之後,我才能放上來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最為人知的就是他有 22 種風格分類,很幸運的,我在學習的時候,正好是中文版教材剛出爐的時候,所以我也把中文的名稱給放上來作介紹
要提醒大家,必須要是顧問才能夠使用這張圖作說明,這是有專利權的
看到這麼多風格,大家一定會認為,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風格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的組成是取自於,40 % 色彩+ 30 % 圖紋+ 20 % 輪廓 + 10 % 材質,只要整體的組合達到 80 %,就能給人適合的印象
最大的特點是四個疊加的二維坐標的形狀,疊加的元素有顏色、圖案、形狀和材質,從上到下是輕到重,從左到右是強到弱
如果這些元素不一致,就會給人不協調的感覺,這是大家直覺上的想法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是基於人的品味和情感作的分類,因此它不僅可以處理「文字和照片」、「壁紙、桌子和地毯」等「物與物」的和諧,還可以處理「人與物」的協調
由於這些特點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在時尚界非常有效,「22 Taste Image Diagnosis®」,專門研究人與時尚之間的和諧,以便任何人都能體驗到這種力量
在考慮時尚搭配時,有兩種觀點,一是單品之間的協調, 另一個是「人和衣服相配嗎?」 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是基於「人和衣服相配嗎?」這一觀點而設計的
即便是同一類型,自然也有著不同的性格,也應該是略有不同的提案,因為 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不是分類法,而是一把尺,才能考慮到不同的差異,並做出詳細的回答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,是考慮人跟衣服之間的協調感的方法,以及該如何去做調整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總共有 22 型風格,因為有專利的關係,每個人可以被允許公開的內容不一樣,我會按照簡單的分類來作介紹跟分享,可以幫助你更加了解每種風格的狀態,每種風格都是在看你與衣服的協調度所呈現的感覺,也是反映出你的內在氣質的狀態,我自己將所有的風格分成 3 個區塊作介紹
詳細的風格位置,可以到 Taste scale method 官網查看,或是等到我被允許公開的時候,我會再放上來
這一區的風格都是以高明度的顏色進行配色,分別有以下幾種風格,都是屬於比較明亮的色系,彩度跟配色上有不一樣的配比
這一區的風格都是以中明度的顏色進行配色,分別有以下幾種風格,都是屬於中間亮度的色系,彩度跟配色上有不一樣的配比
這一區的風格都是以低明度的顏色進行配色,分別有以下幾種風格,都是使用較多的暗色系,彩度跟配色上有不一樣的配比
以上就是 22 型所有的風格介紹,這裡的風格,指的是人與那些要素是相符合的,也是反映出你內在的個性呈現,所謂的相由心生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很好的將這一點給呈現出來
對於 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,我一直都很感興趣,畢竟它標榜著「座標」,感覺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
實際學習之後,我才了解 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是多麼複雜
相信應該有很多人也很好奇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跟顏分析以及骨骼分析的差異在哪裡 ?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是考慮人跟衣服之間的協調感
跟顏分析相比,比較沒在分析你的五官分佈、大小或是特色,在髮型、飾品或是各項單品的建議上,比較沒有絕對的分類,因為 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是看整體,有大部分的因素是可以調整的
跟骨骼分析相比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的輪廓,指的是你適合的衣服外輪廓,並不會根據你的骨架大小,或是身形形狀去作分析跟建議
顏分析跟骨骼分析的重點在於你這個人,比較會去細看你的五官跟身體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是在於你與衣服的適合度,看的是整體
看的面向不同,給出來的答案也不太一樣,以個人自身的狀態來說,你可以得到比較明確的衣服設計,可以讓你初步去練習跟嘗試
以整體來說,則是在一個大方向上,做各種嘗試,比較不會侷限單品的設計
但是整體的話,需要對於風格的理解有一點程度,才能挑到適合自己的單品,會需要一點時間學習跟練習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所需要花的學習時間,遠遠比顏分析或是骨骼分析要來的長,最少也需要 1- 2 年的時間,這還要看你的作業完成速度
因為分類很多,要了解每個分類的特點,加上個人色彩的配色,讓穿搭變的更加精準跟細緻,但也增加學習難度
如果要比喻的話
顏分析+骨骼分析 = 國中 ~ 高中的難度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 = 大學~研究所的難度
舉例來說,在國中時期,歷史只需要記住重要人名跟時間點,高中就是重要事件在往外延伸
到了大學,就要研究歷史人物的生平,包括他的生長環境,他所做決定的原因以及整個局勢的分析,研究所的時候,可能只針對某事件或是某人作分析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是在 2005 年取得專利的,但是普及率卻遠不及骨骼分析跟顏分析
很多顧問學會之後,也會另外改成比較簡易的分類去進行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比較像是顧問的進修,在學習或是應用上是比較困難跟艱深的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像是品味的養成,相較於骨骼分析或是顏分析,分類的項目會有很多時尚界常用的素材
這也是為什麼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大多只有時裝走秀的展示照,因為很多元素,也只有秀場上會出現,也只有秀場上的照片,才能最大程度的展現每一個風格的樣貌
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的組成是取自於,40 % 色彩+ 30 % 圖紋+ 20 % 輪廓 + 10 % 材質,需要接近 80 % 才是每個風格的樣貌
但是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的確可以讓人知道,透過色彩、圖紋、輪廓以及材質,可以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搭配
雖然有 22 型這麼多種的風格,但是每個人是獨一無二的,所以混有其他風格也是存在的,並不會完全定型在某個風格內
很多人問我要不要學這一套系統,對我來說 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,就是我在找的,建立個人風格的最終型態,可以有品味的選擇跟應用,也能夠有邏輯的搭配,但我也必須說,你需要很長的學習時間,甚至需要 JPCA M2 以上的程度,才能對於其中的顏色應用有一點概念
更不用說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還需要對圖紋、材質要有更多的了解,內容已經牽涉到服裝設計的部分內容,是另一門專業,也因為需要考量的要素太多,所以目前分析的角度上,我個人覺得還是主觀看法居多,暫時還沒有一個很具體的分析角度,除非顧問本身的服裝資料庫要夠多,不過日本跟韓國都還在努力把這個系統量化,之後會越來越好
顏分析跟骨骼分析是幫助你了解現在的狀態,以及建立初期的自信心,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則是,跳脫你對於身材不滿、容貌焦慮之後的個人品味應用,各有各的好處,你可以自我評估之後去做選擇
風格分的越細,每個風格的標準就需要理解的越清楚,不然很容易會跑到其他風格去,這一點,是很多在學習的人,容易搞錯的地方,按照你現在的狀態去學習,如果你對於我之前分享過的顏分析以及骨骼分析,都還需要時間理解,那妳可以先緩一緩,之後再來了解
如果你對於 Taste Scale Method 特質座標法還有其他的想法跟問題,歡迎留言或是傳訊息給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