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1 月 5 日
Hola ! 我是 Leticia,11月的素人私塾主題是 一人公司 ,根據我之前上課的經驗,應該會是跟經營個人品牌有關的流程,讓自己的事業可以更有系統化或是流程更加的優化,這是我對於一人公司第一眼的感覺,整個11月我都在準備我的顏色工作坊,忙到來不及寫下自己的心得,所以拖到了12月,我才開始著手完成這次的上課心得,因為受到很多事情的衝擊,讓我在不同時間點聽到這堂課的時候,有了各種不一樣的看法
目錄
一人公司 的必備技能
想要進入公司化的流程,你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優缺點,用很客觀的方式分析出品牌的SWOT以及自己該怎麼經營
產品開發

要針對自己擅長的領域設計出服務跟商品,跟個人IP的想法很像,要針對自身的特質跟技能去設計,因為是一人公司,所以要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
如果你希望未來能夠做大,開設公司,在這個時候你需要從喜歡跟擅長的部份出發
另外,之前的課程一直提到的最小可行商品,這也是一人公司很需要的能力,這樣才會有之後的進階產品,一切都要從最小的開始,可以看 7 月份的課程心得,在之前有很詳細的解說
一人公司最重要的是一個人開始,所以對於自身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,但是大家都是透過部段的優化,才會有現在的產品出現,只要你開始有了最小的商品,自然就知道要如何去精進
行銷企劃



在一人公司上面,你不一定需要很會行銷的手法,只要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就可以,在課堂上我很喜歡代筆分享的一句話
了解市場與受眾,能持續行銷推薦自我
這句話我特別有感受,我之前報名過很多關於行銷的課程,有IG、FB、Blog或是文案、標題、行銷手法…等,真正有用到並且持續在做的,其實只有其中的1、2項
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發現,我的受眾都是透過這些方法而找到我的,所以我最後也只專注在這些行銷手法上,用我最自然的方式,推薦我自己
有些人IG經營得很好,或是FB的文字寫的吸引人,不管是哪一個方式,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,最重要的是,要持續的跟大家分享跟互動
另外要注意的是,我之前有發現有些人的宣傳文宣很類似,讓我在第二次看到類似的文案時,都會很快的滑過,所以,在宣傳自己的時候,要設計不同的文案方式跟角度去做宣傳
另外在宣傳這部份,反倒要站在受眾的立場上去看,購買流程應該怎麼樣設計才會簡單又方便,我自己在買東西的時候,慧希望得到那些提醒或是流程清不清楚
生命韌性



經營自媒體要看得長遠而非一時的爆紅,很多人會在經營的前期放棄,因為看不到任何明顯的效果或是效應
這個感覺我很清楚,畢竟我寫文章也很久了,真正有流量反倒是在1.5年之後,也不是爆紅,反而是慢慢的成長,這其實是因為你對自己的認知夠不夠全面,以及是否抱持著開放的態度,才能讓你有源源不絕的力量去面對
我發現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之後,立刻把我會的顏色結合科學以及心理學,讓自己可以透過理性的方式來了解自己,學會覺察跟接受、放下,才能真正的建立你的生命韌性,一人創業能不能夠成功,有一半會取決於自己的心態跟情緒
跟SOP的行銷方式相比,心理的力量、態度、情緒反倒是更難的,因為這很難有明確的方式去做調整,甚至你做完靈性的療癒,也不一定能夠立刻有效果
面對未知、恐懼是可以透過理性的方式和解,顏色的科學療癒可以幫助你療癒自己,可以加入我的顏色工作坊等候行列,活動開始時,我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你
商業風險



將產品或是服務商業化,並且了解風險管理跟投資細節
當你的產品跟服務越做越大,或是需要有工作夥伴的時候,你就會開始考慮要不要請人,以及有沒有能力負擔員工的薪水,或是要租新的工作室
在商品上你也需要建立你的飛輪模式,這個部分可以看我6月的的課程心得,讓你的行銷流程可以建立自動化,可以幫助你減少很多人力跟時間
所以擁有一個自己的網站是很重要的,讓你的服務跟產品可以被看見,可以有自動化的流程,不然你的工作就會變成負擔,佔去你太多時間
不是一開始就需要架設網站,而是等你的商品或是服務越做越大之後,你就可以透過自動化來減少妳很多行政流程,讓商業化變成你的幫手
再來就是要考慮需不需要設立公司,設立公司的好處、保障或是缺點,都是你需要在建立商業模式的時候,去了解相關的內容
一人公司 是行號還是有限公司
其實我並沒有想要開公司,所以這部分的內容,比較像是給自己一個關於開公司的概念,如果未來真的有需要的話,我可以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開公司,或是如何開公司
一人公司跟個人品牌最大的不同,就是一人公司是一個事業體,你會開始有創業的想法出現,會有想要把規模擴大、需要有員工這件事,而你不需要很多的資金,或是很大的工作環境,可以從最小的方式開始
成立公司的優點



相較於個人來說,公司可以取得資金的管道多很多,像是創業貸款、創業補助、疫情補貼、紓困貸款…等,而且銀行通常會認為公司比較有能力償還貸款,因為公司會有會計師認證、公司營收、公司資產價值或是營運計畫,這些都是讓銀行放心貸款給公司的原因,最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,基本上公司的資本額多少,就能貸款多少
公司跟行號的最大差別就是,在法律責任上有很大的不同,有限公司=有限責任,就像買股票一樣,投資有賺有賠,最多就是認賠賣出,不用去承擔超出你出資額以外的公司債務,而商業行號=無限責任,出資者需要對商業(行號)債務,負擔連帶無上限的賠償責任,詳細介紹可以看以下的步驟示意圖
公司名稱預查
商業行號 : 只查詢在台北市裡是否有重複名稱
營業場所土地使用分區查核
到銀行開籌備戶
向會計師申請資本額簽證報告書
簽訂登記合約,並申請統編和稅籍
前往國稅局領取購票證
將籌備戶轉為正式戶頭
從上面流程可以知道,申請商業行號比較快,而且資本額沒有固定的下限,有限公司則需要存入最少10-15萬才可以
雖然申請有限公司或是商業行號的流程很繁瑣,帶來的實際好處也是很明顯的,重點就是可以合法的節稅,有了公司之後,每一筆的交易都要開5%的營業稅,但是營利事業所得稅 (公司的所得稅 ) 卻能把成本納進去計算,公司所有的經營成本包括,人士、珠黃、行銷等支出都可以進行抵稅
最後就是你的商標跟服務是有保障的,因為沒有公司就沒有合約,所以以個人名義接案的話,很容易會被對方賴帳,商標的話,個人跟公司都可以申請,如果你已經有商業行為並且持續一陣子之後就可以去申請,會比較有保障
而且公司可以永續經營,有很多百年品牌就是這樣,創辦人可能去世了,卻可以有經營者持續把公司開下去,也比較不會被他人抄襲,如果最後真的不想再繼續經營,也可以作為商品賣出去
關於 一人公司 我覺得
關於申請公司或是商標的時機,我會覺得你有穩定的服務收入來源之後,並且確定要持續經營,才去做這件事情,不然會在初期花費很多時間跟金錢,隨著經營的時間越久,我越覺得有自己的網站或是官網很重要,比起你專心在FB或是 IG 發文經營來說,網站的長尾效應更好,如果之後要串聯金流或是一些服務流程,也是透過官網會更加便利
一人公司的好處有以下四點,但我覺得這是另一個層次的優化,當你的商品或是服務都很穩定,你就可以考慮是不是要進入下一個階段,而且就算你開設公司,也可以去上班,重點是一人而不是公司,這是方便你的工具,但是需要的是你能夠持續去做
- 取得資金的管道
- 保護個人資產
- 合法節稅
- 服務技能品質保障
這個月的課程內容其實我很無感,畢竟自己還沒有要道申請公司的階段,但是我覺得可以提前知道也很不錯,這可以成為我的一個長遠的目標,也讓我知道個人品牌如果要走得更長久,可以考慮申請公司,所以這一篇的心得有點像是紀錄文,我把需要注意的重點都打上來,讓我之後可以參考,歡迎你跟我分享你的想法
✈ 關於你的想法,我很感興趣,請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
✈ 關於我的文章,如果你喜歡,請幫我分享出去,讓更多人看見我的文章 ♥
✈ 如果對你有幫助,可以請我一杯咖啡
✈ 我是 leticia 樂緹沙,一起來為生活上點色,Chao~